罗黔程
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基于我县广大农村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现状,要确保平塘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拖全州、全省的后腿,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带头作用。
基层组织是县委和政府与群众血肉相连的毛细血管,群众了解中央政策好不好,干部的作风好不好,主要是在这个层面。基层组织强不强,治理能力足不足,最终体现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班子建设方面。村党支部书记难选,村支部书记的选拔成为村级班子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村班子难配,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年往往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村寨,致使有的选举出来的干部不一定能胜任工作。村干部难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金钱至上、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
二、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支部缺乏凝聚力,一个组织,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而当前我们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应当说是不够强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一部分村干部只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
三、在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主要因为:1.有极少数村干部因报酬待遇偏低,“付出”与“受益”不均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按照党章的要求开展组织生活。2.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活动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3.少部分普通党员对开展活动没兴趣,党员外出务工也给活动开展带来困难。4.受条件、组织者的能力水平限制,农村党组织活动还大多是开开会、读读报、看看片等,形式内容都没有创新,缺乏吸引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得好,党和政府的政策才能在农村得到更好地贯彻,从而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必须正视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好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头作用。因此,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致富能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首先要选准配强班子,特别要选准党组织支部书记。要把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开拓奉献精神、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选拔充实到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的重要岗位上来,做到让最优秀的党员担任党组织的支部书记。其次要指导督促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班子认真学习理论,敢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立足实际,善于培育和壮大适合本村经济发展、有市场的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引导做强做大产业规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形成良性发展的滚雪球效应。
二、要整顿后进组织,增强服务意识。对于软弱涣散,服务意识缺乏的基层党组织,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重点整顿,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法纪监督,对于尸位素餐者、腐败堕落者要坚决清除,赢得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把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要善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及时有效地为群众提供科技、信息等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选好村支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级组织建设中的关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作为两委的带头人,既要明确分工,更要紧密团结,党支部要领导和支持村委依法开展工作,村委会必须自觉坚持党支部的领导。村支两委要凝心聚力,把两委委员、党员、致富能手、村寨热心人、各类合作社和协会等个人和组织团结起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要改善党员结构,强化激励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拓宽选人视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将那些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并注意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引导,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同时适当提高村干部报酬,激发工作热情。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责任重,事务多,应该适当增加补贴,并且要增加干部报酬与完成工作任务挂钩的比例,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五、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投入力度。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建设振兴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拓宽工作思路,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寻找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经济合作社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在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夯实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高效、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