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富
众所周知,牙舟陶拥有600多年历史,其烧制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牙舟陶引起了世人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始终以家庭作坊的方式进行传承,始终保留其最为原始的工艺技艺,始终在历史的变迁当中保留着那份古朴和实用,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着那份古老的文明。牙舟陶的发展历经了从兴起到兴盛、衰落和复兴的过程,未来将走向真正的繁盛,这是所有制陶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创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牙舟陶旅游商品的特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大旅游、大扶贫”发展战略,也是响应国家文化强国、鼓励传统文化积极输出的号召,用足用活政策,按照AAA级景区标准建设牙舟古陶文化产业园,借势“中国天眼”,按照文化+旅游思路,坚持走牙舟陶复兴之路,将牙舟陶推向全中国以及全世界。如何做强牙舟陶旅游商品,我们认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度挖掘和研发牙舟陶文化创意产品,并由此开发和延伸以陶为魂的产业链。因此,建议强化以下工作。
一、构建品牌形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新时代,没有品牌的旅游文化产品的增值空间很小,因此,有关行业部门应做好牙舟陶商标保护与产地认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牙舟陶生产标准,规范并优化牙舟陶市场,构建牙舟陶品牌形象,提升牙舟陶品牌竞争力。
二、构建政策保障体系。一是设立创新奖,激发和鼓励更多制陶人的创新动力;二是给予企业自主培训政策,在解决企业用工的同时,支持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吸收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培养更多传承人;三是出台有关扶持政策,鼓励县内旅游商品加工企业采用牙舟陶产品作为包装容器,支持制陶企业与本地旅游酒店、餐饮企业深度合作使用牙舟陶,尤其是重点景区景点要布局牙舟陶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在人群密集场所植入牙舟陶元素或产品,允许机关事业单位采购茶餐具作为接待用具,提升牙舟陶在市场的见面率;四是支持开展旅游商品推荐会、牙舟陶论坛、牙舟陶创作大寨、巡展等系列活动,提高牙舟陶品牌影响力。五是与县内外景区景点联营打包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共生共赢。
三、引入市场主体,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在扶持和保护现有手工作坊基础上,包装文化产业园招商项目,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在一定年限内,采取“零(或低)”租金方式交由企业开展专业市场运作、策划和文创研发,融合地方民族特色,深度研发工艺、装饰、日用、体验等类型产品,以快速提升园区人气和影响力,促进本土制陶水平,培养更多传承人。
四、加大投入,增强牙舟陶产业功能配套。一是在完善牙舟古陶文化产业园基础上,加快规划并启动旅游商品加工园区建设,引进企业投资兴陶。二是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方式,深度挖掘牙舟陶文化历史,收集整理有关牙舟陶传说和故事,并以文字或文艺方式记叙下来,为地方特色陶文化品牌提供支撑。
五、加快启动牙舟古镇规划建设。牙舟古镇见证和承载着牙舟陶的发展历程,牙舟陶古窑群主要在冗盖、冗平、新寨、高寨、小寨、长寨等地,分布于牙舟古镇(营上)周边1公里范围内,营上传统建筑保留较完好,现今存有古城墙、古驿道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建筑等。启动牙舟古镇建设,对部分古窑址进行适度恢复,展示牙舟陶“实景博物馆”,为提升牙舟城镇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