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平塘县牙舟镇的上万亩“金稻穗”喜迎丰收,微风袭来,田间地头金色稻浪起伏,传来阵阵稻谷清香。村民们有些忙着收割,有些忙着晾晒,构成了一幅繁忙的农家“丰收图”。
稻谷成熟丰收忙
金秋时节迎丰年,农民群众露笑颜。这几天趁着天气晴朗,牙舟镇各村都在组织水稻收割,在场坝村,几台水稻收割机正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机器驶过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切割、脱粒,在农机驾驶员的娴熟操作下,一粒粒饱满的稻谷进入机仓,收获满满。
“之前使用传统人力收割水稻,1个人一天的工费需要一百元左右,收割几亩地,得请两三个人要花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收完,而现在仅一台小型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割十几二十亩,价格也才80元每亩,一两个小时就能收完,有些机器还能把稻草就地粉碎还田,肥了土地又节省了不少时间。”牙舟镇场坝村党支部书记郑厚权说道。
成片的稻谷已成熟
据悉,牙舟镇今年主动出击,持续强化党建引领,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其中翁片村的优质稻米采取“党支部+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搭建平台,建立“订单生产+保障输出”链条,在党支部的带头引领下,农业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共发展水稻种植15565亩。目前,公司按照订单分批收购,让群众“种有所得,种有所值”,确保颗粒归仓,保障粮食安全,农户稳定增收。
晾晒稻谷
近年来,牙舟镇坚持科技兴农,坚决推动产业由传统耕作向标准化、新型化、机械化转变,着力提升稻米优良率,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按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聚焦产业升级和首位度提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结合地域特点,致力打造属于牙舟自身的“精”“特”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牙舟镇:吴代琴
编辑:江 利
校审:吴贵梅
审核:扶 曼
监审:孟景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