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在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上狠下功夫,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一步步将特色田园乡村的愿景变为实景,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走进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记者看到,几名工人在卡蒲毛南族乡风情园内对基础设施、河边围墙等进行修葺、加固、装饰。站在风情园内环顾四周,山水相依,青砖黛瓦,眼前呈现出一幅绝美的画面,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施工现场
“改造之后,房子到处都漂漂亮亮,路也宽了,交通很好,河道的水干干净净,到处青山绿水,很漂亮,很舒服,我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村民石佩兴说。
2021年,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交懂组入选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第一批试点村。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因地制宜,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打造,场河村交懂组正在发生“美丽蜕变”,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干净整洁的河道
“我们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交懂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是2021年7月份入选并开始建设的,目前我们一期项目完成了90%,主要是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农房改造,还有村寨院落的整治以及特色产业建设,我们的工程预计5月底完工。” 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涂进介绍。
施工现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要让乡村有“颜值”,更要有内涵。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通过“三建强三确保”工作机制,即建强工作机制,确保示范打造有保障;建强基层基础,确保示范打造有质量;建强特色文化,确保示范打造有水平,着力打造独具毛南族特色的田园乡村。按照“户有作坊、村有产业、乡有特色”的产业布局,以交懂寨产业环线为基础,打造1条集体验民俗文化、精品水果采摘、农耕文化、垂钓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环线,做“优”农旅产业;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打造土布、民族饰品、香囊等民族产品,以现场教学、现场观摩、实践体验为重点,打造“产学研销”产业链,做“特”民族文化产业;探索“校农结合”升级“乡厂校店”产业模式,引进企业落地生根,做“精”校农结合产业园。
示范点初见雏形
同时,大力传承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为枢纽,优化整合毛南族独特民族文化,将民族山歌、毛南族打猴鼓舞等文化元素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让独具民族特色的迎春节、火把节、赶坡节、女儿节、町褪节等民族节庆得到保护发展,促进卡蒲毛南族乡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目前,共建成基础设施项目8个,正在实施项目4个。
涂进说:“我们示范点的建设,目的主要是弘扬毛南民族的文化,提升产业,优化人居环境,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经济持续发展,让老百姓富起来,生活越来越好。”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罗应艾 王显福 何明珠
编辑:石明钢
校审:陆恩凤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