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塘县金盆街道新舟村以“三变”经济为抓手,以村党支部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推进“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人、地、钱“三大要素”,有效推动农村资源转化增值,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闲”资产变“活”资源
“这片鱼塘约150平方米,配有一套可供居住的房子,临河而建,水可以直接从河里抽取,十分方便,每年的租金2万左右,村里给了我们优惠,我们也安心在这里做生意。”金盆街道新舟村仙人洞组的一位养鱼户高兴地说道。
新舟村村委会大楼出租
盘活闲置资产,增强“造血”功能。针对村级待处置资源资产利用率不高、增收困难的问题,新舟村村“两委”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对村级集体所有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集中梳理登记,统一管理,通过改造利用、对外租赁等方式,修建冷冻库、改造鱼塘、出租商铺等,实现资产资源坏的能修、闲的能调,物尽其用、集中共享。让闲置资产变成“活资源”,“沉睡”的资产流动起来,村级资产资源利用效益明显增长,拓展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21年,新舟村通过酒店商铺等各类租赁所获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6万余元。
“小白兔”变“大金库”
“我们的肉兔养殖圈舍面积有1500多平方米,共养殖肉兔6000余只。今年我们的肉兔刚刚出栏,这一批肉兔的出栏量有1006只,按照目前的繁殖速度,肉兔年出栏量可达8000多只……”谈起肉兔养殖,新舟村肉兔养殖场的负责人刘正洪有说不完的话。
肉兔装车出售
推行生态养殖,实现肉质“双赢”。为实现 “绿色”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新舟村扎实推进“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肉兔生态养殖。合作社认真强化日常管护,精准把控肉兔养殖全过程,从幼兔生长环境建设,到种兔层层筛选、喂养饲料掺配、疾病预防各个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肉兔健康。肉兔所产生的粪便用于养殖场周围5800余亩杨梅林,粪便变废为宝,促进生态种养产业融合发展。因为喂养出的肉兔肉质鲜美,嫩滑爽口,新舟村生态养殖的肉兔远销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目前年产值可达70万元。同时,合作社结合肉兔养殖管护用工需求,每年为村级提供一定数量就业岗位,帮助农户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每人每月工资约3000元。
“边角地”变“聚宝盆”
“柏杨湾樱花基地位于新舟村的西北方向,比较偏远,以前是荒坡贫地,现在这里种了223亩的日本晚樱和70亩的大樱桃,中间还建设有1.5公里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来这里游玩和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新舟村柏杨湾樱花基地的一位管护人员感叹道。
柏杨湾樱花基地一角
选准产业项目,提升“输血”质量。新舟村结合自身实际,在上级党工委政府的指导下,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走一条生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新舟村通过有效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资金,将天然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转化为旅游产业化发展优势,积极对接和争取县级相关部门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经济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先后承接了樱花基地项目、山地自行车赛道建设项目,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推动“旅游+文体”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集产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依托助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增强“输血”功能,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县委组织部:杨新月
编辑:陆恩凤
校审:陆恩凤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